大家都在搜

地球上的四季变迁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会产生四季交替?)

四季是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学上,季节的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它公转的路线叫轨道。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旋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30公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

虽然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但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也就是黄赤夹角的存在。

如果没有黄赤交角,地球绕太阳垂直旋转,太阳光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也是永远不变,地球上便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23°26′S至23°26′N间作周年往返移动。因此每时每刻,地表获得的热量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发生变化的。

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将手电筒的光束垂直照向洁白的纸板,投射在纸板上的光斑是圆形的,而且光斑非常亮。将手电筒稍微倾斜一下,光斑就会变成椭圆形,而且越斜椭圆越大,光斑的亮度也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同一束光直射时面积最小,热量较为集中;斜射面积变大,热量分散。同理,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低一些。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在23°26′N,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位置,此时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在23°26′S,这是太阳光线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此时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正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与地球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各个地方受到太阳光照不同,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也不同,所以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本文来自:新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870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