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马鞍山市与南京市的历史渊源。包括地域归属,古战场,后花园,经济依托和自立门户。今日阐述第一章——地域归属。
文章里提及的马鞍山地区(简称马鞍山)是指马鞍山建市前的采石,花山,慈湖,雨山,向山等区域,即今马鞍山市区(未含博望区)。马鞍山市陆路距南京45公里,水路48.7公里,是安徽省辖市中距离南京比较近的城市。由于地缘相近,历史上,马鞍山地区行政区域归属问题与南京时有交集关联。总体而言,归属南京时多,归属安徽时少。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马鞍山与南京同属丹阳县,县治在丹阳镇,即今马鞍山市与南京之间一街跨两省的小丹阳。三国时期,孙权占据江东建立吴国,定都南京(时称建业),马鞍山属吴地。东晋南朝时期,马鞍山属六朝首都(时称健康),隋朝至唐初,马鞍山仍属丹阳县,归蒋州管辖,州治在南京。中唐至宋时,设有江南路,治所在南京(时称江宁),马鞍山归其管辖。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南京(时称集庆)设立应天府管辖京师地区,后改称南直隶州,州治在南京,马鞍山仍属其辖地。康熙初年,改南直隶州为江南省,辖地不变。康熙六年,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安徽省。马鞍山地区始归安徽省管辖。
民国时期,由于马鞍山地区采矿,冶铁业迅速发展,在其地域内的企业被收归南京国民政府直管。马鞍山成为行政区域属安徽,管理权限在中央的“飞地”。
解放初,中央政府进行全国工业布局调整,在马鞍山设立矿务局,由南京市管理。1952年11月,马鞍山矿务局移交给安徽省委工业部,马鞍山地区才算真正归属安徽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