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供销社是国企还是私企(供销社新使命)

供销社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曾经被遗忘。

党的二十大后,“供销社”成为舆论热点,引发大众关注。

供销社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相当于庞大、垄断的国家级“连锁超市”,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小到柴米油盐、火柴,大到种子化肥、农机具等,一应俱全,几乎包揽了几亿中国农民的买与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国家取消了商品统购统销政策,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供销社的优势被打破,曾经熙熙攘攘的供销社门可罗雀,经营惨淡。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供销社的结构体系一直运营至今,也在积极推动改革,只是基层供销社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多年来,它依然拥有一个庞大的资本体量,具备强大的复兴实力。

当前热议的重启供销社,应该在体制上进行改革,而需要恢复或重启的是基层供销社,对整个供销体系而言,可称为新型供销社。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建设新型供销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发挥合作经济的功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共同富裕。

历史的功绩与曾经的辉煌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的基层社日渐衰落,但合作社在我党和共和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出于革命的需要,就成立了“合作社”这个经济组织形式。1922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采取招股的办法,社员自愿入股,享受分红。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是由工人们自己管理,自己经营,主要出售米面、粮油、布匹等生活品。所采购的货品由铁路工人顺道捎回来,省去了运费,因此价格比市面价格便宜,凝聚人心。这是共产党在革命年代,由党创办的第一个合作社,也是当时仅有的一个合作社。

消费合作社为大家谋利益,社员踊跃参加,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规模越办越大,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供销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可见,供销社不仅仅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也伴随着我们党的成长。

之后,延安时期就有供销社。那时,供销社是小农之间互助合作的一种经济业态,在土地革命时期,流行于许多苏区(详见本期《胡德平答友人供销社之问》一文)。

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是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收购、推销农副产品等的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可见,这是新中国统筹全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宏大布局。

供销社是由农民入股出股金成立的,入股的农民被称为社员。从1949年-1955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社已有社员1.5亿人,加入供销社的农民社员占农户总数的90% 以上。所以说,当时供销社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制。

但很多人都以为供销社是国营的,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农民群体流行一句话,“八辈子修不到个供销社”,谁要是能在供销社上班,就相当于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是吃国库粮的。

可见,供销社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深化改革从未止步

脱胎于计划经济的传统供销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开花的大小超市、商场等各种商业形态。很多县级供销社只能把原来的楼房作为铺面进行出租,而原有的销售商品、经营职能已经逐步退化。特别是乡镇级的基层社,已经差不多是荡然无存。

仅以湖北省为例,截至2014年,湖北全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比1984年时的1800个减少61%。

不过,供销社并没有停止改革和探索的步伐。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时的供销合作社体制不顺,缺乏经营活力,为农服务观念淡薄,服务工作削弱,基层社经营严重困难,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决定》对基层社存在意义的表述是:“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实现为农服务宗旨的基本环节。基层社办得好不好,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花大力量把基层供销社建设好。”

此后的多年中,中央出台了多个文件,推动和探索供销社的改革。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坚持为农服务、合作经济、市场经济、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要求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推进基层社改造等内容。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截至2020年底,供销社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基层社有37652个,同比增长16%。从数量上看,目前基层社是县及县以上供销社的13.5倍。

同时,供销社系统通过市场化改革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农资配送中心和农资连锁经营店。2010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了全资企业——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全国供销系统全年实现销售总额6.26万亿元。

然而,基层社的改造和建设依然是短板。这是供销社“回归”“重启”的关键。

新的使命

党的二十大后,被遗忘多年的供销社突然火热。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孤立来看,此前中央发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而如何“统”、用什么“统”,成为很多人的疑问。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落到实处,也需要整体统筹安排。而供销社系统原有的网络优势和强大的资产储备,就是一个最有力的抓手。

供销社体量庞大,但触手已不在农村,“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只要把“千村万乡”的农村基层社恢复,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供销社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动脉,是乡村振兴的高速公路,全国农产品可以通过供销社实现全国一盘棋。

简而言之,供销社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一直“统”着全国大市场,网络遍及城乡各地,而且至今依然存在,只是基层社有“短腿”,相当于毛细血管不畅通,而主动脉依然强劲有力。

供销社的本质是农业组织和农民组织。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简称,重点在于“合作”。基层社的功能主要是与农民合作,集中农产品形成规模。没有基层社网点,供销合作社就失去了为“三农”服务的载体和手段,失去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恢复供销合作社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希望通过供销社组织农户形成规模,在农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保证农户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源自壹财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696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