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什么关系(局势升级,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地区怎么了?)

前段时间,科索沃地区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日前,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紧张态势呈升级趋势。

科索沃地区究竟在哪?科索沃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为什么科索沃地区的形势会一直身处“炸药桶”中?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究竟是什么关系?两者的历史与如今政治局势又有什么关系?

科索沃局势持续紧张,北约宣布将在科索沃进行军事演习。来源/央视网

部落至行省:史前与古典时期的科索沃地区

科索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这一时期的科索沃地区活跃着诸多新石器文化,如斯塔赛沃文化(Starčevo)、温查文化(Vinča)等等。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科索沃地区的许多考古遗址在近年来逐渐被发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就是王座上的女神(塞尔维亚语:Богиња на трону,阿尔巴尼亚语:Hyjnesha në fron)

王座上的女神。来源/科索沃博物馆

1956年,考古学家们在普里什蒂纳的一座纺纱厂遗址发现了这个小陶俑,幸而保存完好。这个小塑像代表了一位女性神灵,反映了对“母亲”的偶像崇拜。作为科索沃最珍贵的考古文物之一,这个塑像能够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温查文化,被作为普里什蒂纳市的标志,也是古代科索沃地区灿烂文化的见证。

进入古典时代(classical antiquity),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繁荣起来,对整个欧洲、北非、西亚等地都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科索沃地区也深受古典时代历史演变的影响。

这个时期,科索沃所在区域在古代属伊利里亚地区(Illyria)。伊利里亚人是一群讲印欧语的古代民族,居住在巴尔干半岛西部。他们与色雷斯人和希腊人一起构成了古巴尔干半岛的三个主要人口群体之一。公元前4世纪开始,伊利里亚与古希腊地区交流频繁,伊利里亚人经常出现在古希腊历史学家的笔下。

公元1-2世纪的伊利里亚部落,来源/Wikipedia

古典时期,科索沃就是伊利里亚地区里达尔达尼亚(Dardania)的一部分,这个名字源自于曾经生活在该地区的达尔达尼人(Dardani)的部落。公元前4世纪,达尔达尼亚王国开始出现,并在国王巴尔迪利斯(Bardylis,c. 448-c. 358 BC)的领导下逐渐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伊利里亚国家之一。公元前168年,伊利里亚地区被罗马征服,并在公元前59年成为罗马的伊利里库姆省(Illyricum)。据学者推断,科索沃地区在公元87年被划入上默西亚(Moesia Superior)行省,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自此,科索沃的历史与罗马帝国合流,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之中。

284年后,罗马元首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行政上重新塑造了整个罗马帝国。他主持了一项改革,将罗马帝国的政府管理重新划分为禁卫军长官(praefecti praetorio)掌管的大行政区(Praefectura)、主事(vicarii)掌管的行政区(Dioeceses),以及行政长官(praesides)掌管的行省(Provinciae)。帝国被划分为四个大行政区:高卢大行政区、意大利大行政区、伊利里库姆大行政区、东方大行政区。

科索沃地区就位于伊利里库姆大行政区的达西亚行政区(Diocese of Dacia)。而戴克里先继续将原本的上默西亚进一步划分为达尔达尼亚、第一默西亚(Moesia Prima)、滨河达西亚(Dacia Ripensis)和内达西亚(Dacia Mediterranea)等小省。在罗马帝国时期,现代科索沃的东部地区属于达尔达尼亚省,西部地区属于新成立的普莱瓦里塔纳省(Praevalitana)。随着行政建制的形成,罗马人开始逐渐在该地区殖民,并开始建立若干城市。

图中左上浅紫色即为达西亚行政区(Diocese of Dacia),科索沃就位于其中的达尔达尼亚(Dardania,中间)与普莱瓦里塔纳省(Praevalitana,西南)

公元5世纪,匈人等蛮族入侵西欧,第一次攻占了东罗马防御中心和城市,巴尔干地区的许多城市被阿提拉洗劫一空,其经济遭受重创,巴尔干地区开始遭受长达几个世纪的侵袭。直至527年,查士丁尼一世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对外领土扩张,才重新将科索沃地区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之中。

公元4世纪的古代巴尔干半岛政区示意图,来源/Wikipedia

好景不长,查士丁尼统治中期,斯拉夫人对巴尔干半岛实施了大规模袭击。547年和548年,斯拉夫人入侵了现代科索沃地区的领土,最远延伸到了希腊地区。公元6世纪末与7世纪初开始,古斯拉夫人开始向今科索沃地区迁徙,并向南渗透到今阿尔巴尼亚、希腊等地区。现代学者认为,上述过程一直持续,呈现为6-7世纪斯拉夫人向巴尔干半岛未曾中断的移民活动。

现代历史学家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查士丁尼大瘟疫导致了巴尔干地区数以百万计人口死亡,许多地区逐渐变得人烟稀少,政府难以有效管理,从而给了斯拉夫人一个在巴尔干地区掠夺和定居的机会。现代语言学者认为,如今科索沃地区绝大多数城市的地名都是斯拉夫语,这表明这些斯拉夫人的袭击者在抵达科索沃地区之前,要么同化了当地的非斯拉夫人口,要么驱逐了他们。

可以说,从史前史至古典时代,我们可以发现,科索沃的历史是与塞尔维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区别,而是作为一整个势力存在。

从保加利亚到奥斯曼:中世纪频繁王朝变换的科索沃地区

中世纪科索沃地区经历了许多朝代变换,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中世纪科索沃的历史历经了保加利亚时期、拜占庭重新占领时期、塞尔维亚的尼曼雅王朝(Nemanjić dynasty)时期与最终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尤其尼曼雅王朝时期对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王国紧紧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元9世纪保加利亚汗(皇帝)普列西安一世(836-852)统治时期,科索沃地区被纳入保加利亚帝国(First Bulgarian Empire,681–1018年)的版图。科索沃自此作为保加利亚帝国的领地长达150年。直至1018年,拜占庭人经过半个世纪的苦战,重新占领了科索沃地区,其统治持续到12世纪。13世纪初,科索沃被重新纳入复辟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Second Bulgarian Empire,1185–1396年)。但自13世纪中期开始,保加利亚对科索沃的控制逐渐减弱,这时候塞尔维亚王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科索沃的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科索沃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被塞尔维亚地区的政权拉西亚(Raška)征服,后成为塞尔维亚尼曼雅王朝(Nemanjić dynasty)的一部分。科索沃地区与尼曼雅政权关系极其紧密,因为自13世纪中叶到13世纪末,尼曼雅王朝的统治者的主要驻地就是科索沃。在尼曼雅王朝统治期间(约1160-1355年),科索沃地区建造了许多塞尔维亚东正教教堂和修道院,科索沃地区也不例外。

历代统治者们都在科索沃西部(梅托希亚)修建修道院,并将无数财产赠送给修道院,成为修道院的庇护者。如今科索沃最著名的教堂——德尚附近的维索齐德卡尼修道院(Visoki Dečani Monastery)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维索齐德卡尼修道院由塞尔维亚国王斯特凡·乌罗什三世于14世纪初建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科索沃中世纪古迹”的一部分。

维索齐德卡尼修道院。摄影/Takahide,来源/图虫创意

这个时期的科索沃在经济上很重要,因为其境内最大城市普里什蒂纳是通往亚得里亚海港口的主要贸易中心。此外,采矿业也是科索沃地区的重要产业,其中有许多萨克森矿工移民和拉古桑商人的社区。15世纪50年代,科索沃新布尔多(Novo Brdo)的矿场每年生产约6000公斤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科索沃此时已经融入了塞尔维亚政权,并成为其发展进步的重要部分。而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科索沃经历了塞尔维亚化的过程。但是我们也需要谨记,中世纪的民族身份是不稳定的,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用民族来定义自己的习惯。

1355年,塞尔维亚沙皇、一代雄主斯特凡·杜尚(Stefan Dušan)去世,塞尔维亚帝国也因此分崩离析,变成了许多相互争斗不休的小政权。此时,阿尔巴尼亚的许多小公国的统治者在西欧天主教势力的帮助下多次起义,从塞尔维亚统治中脱离出来,乘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然而,他们的政权只是昙花一现,奥斯曼帝国也于此时开始不断扩张,并利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权力真空扩大势力。14世纪中叶,尼曼雅王朝在杜尚之子手上变得更加衰弱,奥斯曼帝国开始入侵,并于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之后科索沃渐渐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历史开始重演,14世纪的奥斯曼人正如11世纪的尼曼雅人利用拜占庭的软弱和分裂时期得以扩张一样,逐渐取代了尼曼雅王朝的势力,占据了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地区,科索沃也不例外。

在14世纪以来,今日的科索沃地区一直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在此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多个“桑贾克”(Sanjak,奥斯曼帝国行政制度中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统治着科索沃地区。尽管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当地穆斯林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大量的基督徒继续生活在此。

随着奥斯曼统治的式微,当地崛起了许多反抗力量。1757至1831年,科索沃的大部分地区由斯库台的帕夏里克(Pashalik of Scutari或Shkodra)的阿尔巴尼亚王朝统治。帕夏里克(Pashalik)是奥斯曼帝国期间的一层行政区划,斯库台位于今天阿尔巴尼亚的西北部。斯库台的帕夏里克统治者卡拉·帕沙(Kara Mahmud Pasha)在位期间,征服了南阿尔巴尼亚的部分地区和科索沃的大部分地区。


1790-1795年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帕夏利克的示意图,科索沃由图中浅蓝色斯库台的帕夏里克统治,来源/Wikipedia

显而易见,中世纪以来至当代,科索沃的历史沿革与塞尔维亚紧密相关,在一些时间段内就是塞尔维亚重要的一部分。哪怕历经许多朝代,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始终在政治上、疆域上与文化紧密相连,两者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现代的科索沃:战火与争端

现代科索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7年奥斯曼帝国政府成立的科索沃维拉亚特(Vilayet,意为州,是奥斯曼帝国后期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也是科索沃首次被用作整个区域的名称。科索沃(kosovo)名称中的“Kos”源自塞尔维亚语的“Kos”(意为黑鸟)。虽然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的联系如此亲密,但在19世纪的历史浪潮中,二者却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19世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觉醒,民族主义者希望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挣脱出来。经过顽强的抵抗,他们最终成功了。1878年,塞尔维亚人获得了独立。但对于科索沃来说,他们并没有与塞尔维亚一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此时,科索沃不仅仍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还在此前的战争中遭受了“无妄之灾”。学者统计,塞尔维亚独立战争期间,约有3-7万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被塞尔维亚人从北边赶到科索沃。这对本就复杂的科索沃民族构成“雪上加霜”。截至19世纪90年代,科索沃已有70%的人口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科索沃地区的人群构成与塞尔维亚相距甚远。

1910年,科索沃最大的城市普里什蒂纳爆发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叛乱,并很快蔓延到科索沃的整个行政区,持续了三个月。1911年6月,为了和平解决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区域的问题,奥斯曼帝国苏丹访问了科索沃。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科索沃由奥斯曼帝国划归塞尔维亚。对于将科索沃地区作为“故土”的塞尔维亚人来说,这当然值得庆祝,但居住在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未必一样。之后,一些阿尔巴尼亚族人离开故土,返回了阿尔巴尼亚山区;一些阿尔巴尼亚族人选择留在科索沃,反抗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统治,而这也成为科索沃独立运动的开始。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科索沃,来源/Wikipedia

1918年,塞尔维亚加入了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的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索沃被轴心国占领,被并入意大利控制的“大阿尔巴尼亚”后,成千上万的塞族人被驱逐出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完全成了科索沃的主流民族。在此期间,本就占有人数优势的阿尔巴尼亚人群在科索沃地区的影响越发强大,开始超越拥有传统影响力的塞尔维亚人群。

二战结束后,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铁托政权将科索沃设立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后又改为自治省),并给予当地阿族人地方自治。1963年,在铁托的主持下,科索沃获得了自治权。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扩展了科索沃自治权,但科索沃境内的矛盾在战后愈演愈烈,并没有因自治权的扩大得到好转。

学者分析认为,南斯拉夫政府的“自治”政策看似缓解了科索沃地区的政治诉求,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反而激化了阿族人和塞族人的民族矛盾。“自治”之后,科索沃的阿族人与塞族人的矛盾并没有缓解,还因权势倒装激化了矛盾,甚至产生了新的矛盾。此外,虽然科索沃阿族人获得了较多自主权,但他们仍不满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随着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冲突愈演愈烈,南斯拉夫当局在1989年撤消了科索沃省的地方自主权。这一举动仿佛是点燃科索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形势急转而下。1990年7月,此时的南斯拉夫内部已四分五裂,科索沃宣布独立,成立“科索沃共和国”。恰逢南斯拉夫发生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和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南斯拉夫联盟政府暂时无暇顾及科索沃。同时,一些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织了科索沃地方武装来驱赶南联盟政府安全部队。

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也开始介入科索沃战争。中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向相关各方提出建议。1999年3月29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致信中表示,中国反对凭借军事优势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科索沃问题应该在尊重南斯拉夫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科索沃地区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谈判公正、合理地解决。中方强烈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干涉,使科索沃问题重新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事与愿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不仅没有就此停下侵略的脚步,甚至还得寸进尺。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贝尔格莱德投下了五枚弹药,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使馆内的新华通讯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此次事件引起了中国民众极大的激愤,也激起了中国人民反美反北约的浪潮。

遭到轰炸后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当年,南联盟迫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大的武力介入与威胁,接受了北约开出的条件:科索沃解放军必须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南联盟则从科索沃撤军,允许阿尔巴尼亚人回乡重建家园,并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科索沃战争宣告结束,塞尔维亚失去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但仍然坚持拥有科索沃的主权。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议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现今,仍有许多国家不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反对下,科索沃至今没有正式加入联合国。塞尔维亚政府认为,科索沃的历史和文化与塞尔维亚有密切关系,强烈反对科索沃独立,并坚持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中,我国驻联合国外交人员称我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中国尊重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理解塞方在科索沃问题上的合理关切,赞赏塞方为寻求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所作的积极努力。但是,以西方为首的诸多国家始终在科索沃问题上双重标准,使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科索沃的阿尔及利亚族与塞尔维亚族人之间的矛盾一天没有解决,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的根本问题就依然存在。在战火弥漫整个欧洲上空的今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需要搅进去再给科索沃这个“火药桶”添砖加火了。这个世界的主题应该是和平与善意,而不是战争。

参考来源:

Wikipedia

中国外交部官网

吴文成:《从科索沃战争到乌克兰危机: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 战略觉醒”》,《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2年第3期。

科索沃局势为何再度紧张,《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5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952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