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药家鑫完整事件背后原因(从药家鑫案看李玫瑾某些现代犯罪心理学的奇怪逻辑)

案件回顾:

药家鑫说,当日他开车行至事发地时,正在用影碟机看滨崎步的演唱会 [2] ,不清楚车是否在走直线,突然听见“嗵”地一声,感觉出事了便下车察看。结果发现车后有一个女的侧躺在地上,发出呻吟声。“天太黑,我不清楚她伤的程度,心里特别害怕、恐慌,害怕她以后无休止地来找我看病、索赔。”于是,两三秒后,“一念之差”下,药家鑫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把单刃刀,向张妙连捅数刀,然后驾车逃跑。

开出一段路后,因为“心里发慌,手打颤、脚也不听使唤”,药家鑫又撞上两名行人。这次,他没能跑掉,被赶来的村里人堵住了。之后,肇事车辆被交警大队暂扣,药家鑫和父母赶往医院处理后来的两名伤者治疗事宜。在经历了警方的两次询问后,2010年10月23日,药家鑫向父母说出实情,并向警方投案。

以下是我在2011年写的一篇文章,发表于个人的qq空间,以下是全文:

~~~~~~~~~~~~~~~~~~~~~~~~~~~~~~~~~~~~~~~~~~~~~~~~~~~~


近日由于5教授的联保,本以为已经告一段落的药家鑫案。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最近对此案也有过一些思考, 在此案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的言论而引起的轩然大波,虽然在事后李玫瑾解释说其言论并非为药家鑫开脱。

虽然李口口声声是要找到药家鑫杀人的原因,进而防止避免产生第二个药家鑫。但在我看来,李的言论正不知不觉地把人带到一个推卸责任的方向去。

以下是引述一段人物周刊对李的采访:(原文地址:
http://news.sina.com.cn/s/sd/2011-05-13/140822459178.shtml)

『人物周刊:您仍然坚持自己当时的判断?  李玫瑾:我认为,我分析他作案动作的心理问题不在眼前,而在之前他的生活经历,这一分析没有错,药的无情源于他弹琴时一直被无情地对待。这一分析的原本目的是告诉大家,让孩子练琴时的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学艺术的孩子心理不健康。其实这种专业判断没有错,别人不懂我的意思,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写博客解释,我认为很多骂我的人没有看我的博客。』

从李的上述这段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造成药家鑫心理问题乃至杀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药家鑫父母的教育不当。

这个结论简单的说:就是A影响(或说教育)必然导致B行为。其实这样的心理学分析在现今社会还是很普遍的,是属于典型的“原生家庭的影响理论”,理论大概的意思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一旦有大的案件或事情发生,就会有很多心理学家去分析其家庭背景...

这样的逻辑乍看上去好像是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大有问题。

先不说其结论是否正确,但就其推理的方向来说,这样的推理太过武断。

人活着这个世界上,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或说教育),有好的影响,有坏的影响;影响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朋友的、老师的、父母的、电影的、电视的、媒体的、网络的.....

是否好的影响就必然导致好的行为?是否坏的影响就必然导致坏的行为?

很显然,李的这种逻辑推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在面对各种影响(或教育)的时候,自主的回应与选择,这个自身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所接触的信息,都有一个自己的过滤吸收系统,会有过滤性地吸收某些自己认为对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痛苦、压力的时候,其承受力、回应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人面对挫折会一蹶不振,有些人则化失败为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假想,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在药这个家庭长大,他的性格、品格会是怎样的呢?如果将同样的父母、家庭、教育复制到100个孩子身上,又会成长出100个怎样的人来呢?答案肯定会是多样性的。

以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小时候父亲也是管教很严,因为家里穷,所以从小就很少有时间玩,放学、放假在家里都要做手工竹编制品。小时候也曾有过自卑,也有对父母怀恨(因为很多时候别的小孩在玩的时候,自己却要干活),但随着年龄的渐长,自己就慢慢明白了父母的难处。现在来做个假设:如果我杀了人的话,是否能拿自己的成长经历说事?是否可以解释为因为我从小有过不太愉快的童年(当然在现在的我看来,童年还是有很多快乐的回忆的),造成我的性格缺陷,所以杀人?我觉得这断然是说不过去的。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从多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药家鑫的成长比我甚至比许多人都幸运多了。

我们再来看药家鑫的成长,药家鑫自言父母从小严厉的管教,很压抑,多次想自杀;但药家鑫同时又说自从上大学后就理解父母虽严厉,但却是爱他,为他好,所以很发奋努力好让父母为他骄傲。从后面的话来看,是否可以理解为少年时期的不良影响已经在慢慢减少?而且这时候的药家鑫在学业上有了不错的成绩,父母又为其买了车,对于一个大三的学生来说,这应该是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的时候,怎么杀人后就来强调少年时候的压抑?是否故意为了迎合心理学的强迫理论?


心理学家仅从药家鑫回答的一张问卷和法庭上的一些言论,就断定其杀人原因是家庭压力的影响所致,这不得不说是太过武断。至于“因杀人时刀是往下扎,砸琴时也是往下砸,就把杀人的动作联想到是砸琴的强迫行为”的言论,就跟“看到圆柱型的东西就联想到阳具”的理论一样幼稚可笑。


人犯罪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却从环境或父母那里寻找藉口,这个合理吗?是否药家鑫的父母除了教他学习、弹琴之外,没有教他伦理道德(比如“不可杀人,不可伤人”之类的)的教训?(我实在不能相信,一对如此注重教育,并且严格管教孩子的父母会忽略这些,虽然其管教的方法或许有点偏激)

好吧,姑且先假设药的父母在伦理道德方面缺乏教导,难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一直缺少这方面的教育?这个肯定不会了吧?

说到底,其实就一句话,选择行善或作恶?选择诚实还是说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选择,不能怨别人,也怨不得环境,毕竟你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其实问题还得回到药家鑫的价值观和对生命的态度这个问题上。“撞伤不如撞死”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建立在一个金钱高于一切(包括生命)的价值观上,为了钱(或者避免赔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杀人。

文/来源:我是为食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983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