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摊丁入亩火耗充公(雍正的改革)

《雍正王朝》中,一场黄河大水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让陶醉于盛世中的康熙清醒过来,原来国库存银所剩无几,堂堂的大清国竟然还要筹款救灾。

银子都去哪里了,大清国开国半个多世纪,总体上维持了稳定,经济也由之前的萧条而变得兴盛起来。康熙当然清楚国库为何空虚,但年老体衰,有心无力,只能寄希望于后来者。事实上,在康熙的帮助下,雍正已经开始做充实国库的工作,追究大臣欠款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继位后,更是将充实国库放在首要位置。

充实国库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如果要开源,那么需要有新的行业。在当时,清王朝主要有三大行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古代中国大多重农抑商,以农为本,商为末。清王朝也不例外,雍正也没有违背这个政策。因此,没有新的行业,那么税收还是从这三大行业里收取,并且主要在农业。当时税收存在不统一的问题,而且承担赋税的主要是农民。大部分有钱的并没有交税或者不多。雍正针对此问题,搞了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属于附加税,在火耗归公尚未推行的时候,地方官可以任意摊派,以此牟利。政策推行后,附加税成了正税,牟利的空间原则上消失了,而且也能减轻民众负担。税收固定后,本来属于地方官自己的收入现在成了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通过该政策,朝廷的财政收入获得增收。摊丁入亩使得多田者多交税,少田者少交税,没田者不交税。多田者一般属于地主士绅,而少田没田者是穷人,这又使得朝廷的税收得到了保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更是将税收到了读书人的身上,激起了他们强烈不满,以至于在河南出现了罢考的现象。这三项政策都增加了朝廷的收入,国库充盈起来。

雍正通过税收方面的改革,将征收群体扩大到真正的富人身上,朝廷的财政大增,而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穷人的负担。虽然开源取得了成效,但是节流方面,雍正也有动作,整顿旗务就是表现。清朝入关后,旗人作为功臣享有很大的权力,而且清廷的军队主要由旗人掌握,皇帝也非常倚重他们,赏赐了大量的土地给他们。如此多的富贵使得他们养成了坐山吃山的习惯,染上了很多臭毛病,很多旗人日子越过越穷,只得将祖上资产倒卖,而朝廷每年还花一笔钱养着他们。为此,雍正给他们一块田地,让他们自食其力。朝廷不再拨款养着他们。

雍正的开源和节流解决了康熙晚年大清国国库空虚的问题,穷人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轻。但是极大地损害了官僚士绅们的利益,肥了朝廷瘦了他们。因此,反对者联合起来反对新政,这就是为什么胤禩他们要搞八王议政的,实际上想逼雍正退位,然后废新政。可惜,十三爷胤祥力挽狂澜,逼宫最后没有做成。不过新政在胤禛去世后,乾隆重新做了调整。

雍正的改革实际上是皇帝与地主官僚系统的零和博弈,国家的收入是固定的,主要来源于农业。国家都靠这个吃饭,皇帝为了多吃一口,必然导致其他人少吃或者没得吃。这属于存量下的竞争。获益的一方就是另一方受损。因此,受损方肯定不满,出现八王逼宫就属正常了。如果你不跟我们站在一起,你要下台,但是结果没有获胜。如果受损方没有获胜,接下来他们很可能会将损失摊在弱者身上。实际上,在火耗归公推行时,摊派依然存在,民众的负担未必减轻了。改革很可能没有让民众受益,反而增加了负担。历史将再次重演,越改革民众负担越重,压力越大,最后不得不流亡,由此引发新的社会动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9592.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