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
论莫言的创新
莫言称自己这次写作是大退步,并称“在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压倒了对民间文学的继承的今天,《檀香刑》大概是一本不合时尚的书。”实际上却并不如此。
第一,
《檀香刑》开头第一句,是来自于《百年孤独》。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
第二,
多声部叙述结构也是借鉴西方。比如眉娘浪语,赵甲狂言,小甲傻话,也都来自福克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对小甲幻觉的描写,私以为超越了班吉。小甲和班吉都是白痴。福克纳是通过班吉嗅出的气味分辨人,小甲是通过人物变形为兽,来区分。媚娘本相是白蛇,赵甲本相是黑豹。知县本相信是白虎。这里仿佛在看聊斋,人兽不分,万物通灵。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经本相,要人回归纯真的自己,而莫言这里的本相,明显是讽刺的意味。
第三,独特性
莫言说他整本小说写的是声音。传统元杂剧是一本四折,每折限一宫调,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我想这就和莫言采取的一人说一章很好契合了。这是本书我认为结构上完美的表现。
第四,独特性
讲猫腔的发展史与孙丙抗德史结合,像个大杂烩,这也符合莫言写书的气质,雅俗兼备,你能想象“妈拉个巴子瞎了眼了吗?看到老爷来了还不赶快去搬把椅子来!”和他那颗圆滚滚的大头上,尖着一个黑缎子瓜皮小帽,帽脸上缀着一块长方形的绿玉。都出现在一个人的书写世界里。
第五,独特性
写吕大娘让媚娘忘记钱丁的办法是吃他的,媚娘给小甲的虎须是私处的汗毛
这种也是莫言才敢写的吧。
“那就让我告诉你吧,”吕大娘道,“孩子,大娘心软,不忍心看着你这样一个水灵灵的美人儿这样毁了,就把最绝的法子使出来了。狐仙她老人家是不同意使用这样的法子的,但你中毒太深,她老人家也没有好的法子救你了。这是俺家的祖传秘方,一向是传媳妇不传女儿的。实话对你说吧,你刚才喝下去的,就是你那心上人屙出来的屎橛子!这是货真价实的,绝对不是伪冒假劣。俺得了这味药可不是容易的,俺用三吊铜钱买通了给钱大老爷家当厨子的胡四,让他悄悄地从大老爷家的茅厕里偷出来。俺把这宝贝放在瓦片上烘干,研成粉末,然后加上巴豆大黄,全是去心火的烈药。这法子大娘轻易不用,因为狐仙告诉俺,用这样的邪法子会促人的阳寿,但俺实在是可怜你,自己少活两年就少活两年吧。孩子,吃这味药就是要让你明白,即使堂皇如钱大老爷,拉出来的屎也是臭的……”
第二天晚上,俺老婆真的帮俺把虎须弄来了。她把那根金黄的毛儿递到俺的手里,说:“拿好了,别让它飞了!”然后她就笑起来,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俺紧紧地攥着那根虎须,心里扑通扑通地乱跳。盼了半辈子的宝贝就这么容易地到了手?俺仔细地端详着手里的宝物,果然是弯弯曲曲,毛梢儿金黄,跟何大叔说的一样。俺捏着它,感到手脖子麻麻酸酸的,宝沉得很呐!
《檀香刑》
“大踏步撤退”
用两个星期十四个小时读完了《檀香刑》,是我看莫言的第一本书。读到后来都有点忘记情节了,照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十四个小时。
看完第一感觉是精彩,精彩而残忍。(ps:尽量无剧透吧,可能不免有点。——不愿意看酷刑的可把“杰作”跳过去,是凌迟钱雄飞。檀香刑不能跳,直接关系到情节,忍着点吧呜呜。)
凤头猪肚豹尾,这是一本让人永远有新鲜感的书。头和尾,莫言采用多视角叙事,从孙眉娘、眉娘的傻丈夫赵小甲、眉娘的干爹兼情人县令钱丁、赵小甲的父亲皇帝的刽子手赵甲和眉娘的父亲戏子孙丙的视角来写,傻子女人县官英雄刽子,每个视角都各有特色,仿佛罗生门(当然还是不同,一个不恰当的类比罢了。)可真是唱得好一场大戏。开头致敬百年孤独——“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同时也交代了故事的结局,随着多视角和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来回切换,故事情节逐渐明朗,人物形象逐渐鲜明——这里的每个人都真实而有血肉,好和坏都不绝对,发现到最后我没办法讨厌任何一个人。
眉娘的视角是情的视角。眉娘其人,泼辣放浪,热情似火,为人通透。她是个封建礼教伦理道德的不容之物,她有情有义,一旦爱起来就感天动地忘却生死。她不懂什么民族国家大义民族危亡,她所有的欲望归结为救爹爹以及和钱丁谈恋爱(什)。从眉娘的视角中我们初识这一波人——赵甲的阴沉残忍,小甲的傻,钱丁的风流,孙丙的起义的壮举和父女之间的关系。还有父老乡亲在眉娘的父亲孙丙被打进大牢即将奔赴刑场的时候对眉娘的温情以及叫花子的两肋插刀义薄云天,眉娘的视角是一个鲜活的故事。
小甲的视角有意思。小甲是个傻子,之前读阿来的《尘埃落定》的时候就看到过评论说“傻子视角就是上帝视角”,这次在《檀香刑》里感受到了。小甲可以看到人的本相(动物),人是动物,动物是人,而动物的个性也或多或少代表了人的个性。尾部有写到小甲行刑,这一块没有想像中让我惊艳,好吧,我得说我没读懂。但是小甲的“咪呜咪呜”的猫叫是一种荒凉的咏叹调贯穿始终,咪呜咪呜,诡异而荒诞,就像现实。咪呜咪呜。
赵甲。赵甲其人不好评价,在我看来他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开始是被迫当刽子手的,不过后来也就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了。他是被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直接洗脑了的一个,他把自己当作神,当作法律。其实他也只是皇上的工具,当然到这本小说这个历史时期也是列强的工具。其实哪里是赵甲是神是法律,他在这里代指的是皇上是神是法律。人在他眼里和猪和狗和鸡和羊没有任何区别,在赵甲这里杀人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什么)。无可厚非,可是可悲可叹。还有,赵甲也并非善恶不分,他对戊戌六君子的崇敬是真的,和刘光第的交情也是真的。只不过他表达崇敬的方法就是砍头砍利索点罢了。
钱丁。莫言老师起名字很有意思,赵钱孙李没有李,甲乙丙丁没有乙。有人读出了深意我没读出,便不写了。钱丁的评价比赵甲还两极分化。我则如此评价。封建制度,两榜进士。生逢乱世,也图名利。自我感动,风流倜傥。拳拳之心亦有,碌碌无为而恨。钱丁的视角是官的视角,身居高位,看得清楚,但是也做不了什么,不是个革命者,图个安稳,没什么用处。私心也不少。不过根据上帝视角评价人物也没什么用。钱丁虽为官,更像我们普通人。
孙丙。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装神弄鬼有愚勇,私德可能并不咋地,起义不是为了国仇而是为了家恨,最后关头还搭上一堆无辜的仗义的叫花子的命,一个不太聪明老是办砸事的英雄。但是这也没办法抹去他的英雄本色。他最后受了檀香刑,也唱完了人生最后一场戏。悲壮,英勇。不去评价他为什么不逃走,是为了个人英雄主义也好,为了像他自述的唤醒民众也罢。“朱八哥哥,松手啊,你把我扼死就等于毁了我名节,你不知道,俺举旗抗德大功刚刚成一半,如果俺中途逃脱,就是那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俺盼望着走马长街唱猫腔,活要活得铁金刚,死要死得悲且壮。俺盼望着五丈高台上显威风,俺要让父老乡亲全觉醒,俺要让洋鬼子胆战心又惊。”我们现在评价说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站在历史高度,就像戏外人评价戏中人。
啊终于把人物评价完了。(累)
《檀香刑》聚焦清末背景,写国仇家恨,写清末列强侵略义和团运动背景下的人心,也同样是写厚重悲凉的那一段历史。晚清衰落,列强的铁蹄践踏中国的土地。清政府对外如狗对内如狼。我并不想评价这段历史,毕竟历史学的不好,最后一次看历史书还是六个月前高二历史会考,春秋功过不敢妄自评说。我们只需要永远记得,落后就要挨打,自古以来百姓的反抗都是在上面欺人太甚的时候,活不下去就革命,如此如此。
莫言在这本书里的语言极有特色,能看出深厚的语言功底。盖因书中“猫腔”的文化背景,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不失为一大特色。莫言自己在书的后序中也说“最后决定把铁路和火车的声音减弱,突出了茂腔的声音,尽管这样会使作品的丰富性减弱,但为了保持比较多的民间气息,为了比较纯粹的中国风格,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牺牲”“这是一种用耳朵的阅读”。猫腔(原型为茂腔)是一种深刻的悲凉,刚刚好衬托情节,衬托英雄主义、死亡和热血。末尾的几部分大量地加入猫叫的声音和猫腔的盛宴,伴着孙丙的受刑,给我一种极荒凉极美的史诗感。(大概这就是暴力美学?)
虽未到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地步,但是讽刺意味也极强。
磕磕绊绊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客观来说,读着读着突然忙起来了,就没有大块大块的时间和充足的心力来读这种主题庞大的故事。主观来讲,前面部分就算是对凌迟的描写我也读得酣畅,可一到了真的要开始执行檀香刑,到了这个经过了层层铺垫终于要到达的高潮,我突然就虚了,觉得没有力气再继续读下去了。于是读一读停一停,用时间来冲淡情绪。
莫言先生在代后记中写,这个故事描写的是声音。可我看到的,更多是熊熊燃烧的炽烈的情感:无论是孙眉娘对钱丁的爱恨交加,是孙丙的家仇国恨,是赵甲坚定的职业使命感,还是钱丁在仕途与良心之间的挣扎,都是强烈的、真诚的、仿佛噼噼啪啪冒着火星的。这些情感灌满了整本书,再狠狠地注入读者的心脏,像一针肾上腺素,立时就让人觉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样的强烈情感,是莫言说的戏剧化的、夸张的表达,可能也是在那个历史背景里真实生活过的人们的浓缩的、凝练的表达。我一直相信历史比演绎更令人唏嘘也令人敬畏,那些在枪林弹雨刀光剑影中顽强地站着或者笔直地倒下去的人,只会比钱雄飞、比孙丙更受人敬重,更棱角鲜明。
而在这样的热烈情感里,有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是冰冷的——知县夫人。名门之后,大家闺秀,在这个故事里像个影子一样,从来没有光照在她身上。花园待客,她像一层轻飘飘的薄纱;孙眉娘和钱丁在西花厅里闹风月,她在后堂关起门窗;院墙下捉弄孙眉娘,她脸上蒙着黑纱;劫狱夜帮眉娘脱险,她只有一支烛火……这位夫人似乎一直冷静,冰冷且镇静;这位夫人唯一的一次热烈,竟是凤冠霞帔穿戴整齐地大义服毒,是“忠臣殉国,烈妇殉夫”的一纸遗书。她的沉郁内敛隐忍不言,像是专为了这最后的爆发一样,一切的冰冷清淡都源自知书达礼大局为重的智慧,源自这“忠臣烈妇”的自觉。一个影子,在太阳就要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变得无限高大。
最后想说,我从一开始就好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戯”,是戏,是猫腔;是虚戈,是没结果的反抗。可就算没结果,还是总有人在反抗,因为心里那些悲伤的悲凉的悲壮的故事,要演出来才能有更多人去传唱。更多人传唱,就早晚有那么一天能演出一台有结果的反抗。
文/来源:山中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