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第一中心医院看病,没住院,在缴费清单里竟然还显示有一部分费用是报销的。”昨日市民王先生惊讶地对记者说。
这两天,王先生身体不舒服,前往医院就诊,共花费420多元。当他使用社保卡结算时,忽然发现,医保统筹支付了100多元钱,医保个人账户仅支付了不到300元。“这相当于,我这次就医就花了不到300元钱。”以为工作人员计算错误的王先生,反复地确认无误后,才离开医院。“这种情况在之前可是从没遇到过。”他说,以往,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去门诊看病,只能刷医保卡使用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余额用完了只能自费,不能医保报销。
“怎么突然之间我的职工医保在门诊也能报销了?是2022年我的医保交错了吗?”他满是疑问地说。
对于王先生的疑问,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健全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制度,更好解决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保障问题,切实减轻其门诊就医医疗费用负担,市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市直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第三章为门诊共济保障待遇。我市新建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将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在一个医疗保险业务年度内,起付标准为100元,在职职工报销比例50%,退休职工报销比例6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在职职工900元,退休职工1200元。
市医疗保障局的工作人员解释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以前职工医保参保人门诊就医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现在可以通过“医保统筹基金”来报销。这种统筹报销为主的模式,增加了医保基金的互助共济功能和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参保人的门诊待遇水平。(记者杨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