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四大家鱼混养是利用了什么(水产养殖永续发展之路)

以绿色为基础延伸和拓展出来的“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发展新概念,绿色发展是指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约束条件下,低碳、节约、循环、均衡、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该概念在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中得到充分运用,例如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农发【2017】1号)精神,要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而《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更是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渔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渔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古人就以渔猎为生,渔猎是畜牧水产业的滥觞,现代渔业是原始和传统渔业的延伸和拓展。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突显了渔业的地位和作用,让该行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渔业生产已经完成由天然捕捞向人工养殖的成功转变,渔业发展正在完成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高升级。这是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该发展过程中,人们突显了绿色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让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绿色发展突显了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约束

(一)捕捞渔业

渔业资源主要是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虾、蟹、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它是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过去,人们认识有误,主观认为渔业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际不然。以捕捞渔业为例,因为长时间的酷渔滥捕、竭泽而渔,过去渔场逐步成为荒漠,最终是渔业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在该方面,大自然已经让人类遭到惩罚,渔业资源衰退到鱼类难以集群形成渔汛甚至有些鱼类品种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为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采取了史上最严厉的诸如南海伏季、长江珠江全流域休渔等政策措施。现在,人们虽然意识到该问题的紧迫性,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但是要实现天然渔业资源恢复和环境修复、再造,重现辉煌,依然是一个非常艰苦和长期的过程。

(二)水产养殖业

民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们会说,捕不到鱼还可以通过人工养殖获得。即通过驯化野生鱼类、引进外来品种开展原种保有、良种选育、苗种繁育以及商品鱼养殖生产获得,满足人们需要。而人工养殖的基础和前提还是原种。原种是水产养殖的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是人们开展良种选育和人工养殖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这是因为水产品是天生、地养和水中生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造就的,其中人的努力只占其三分之一,因此,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约束下开展人工养殖生产。

1、生态环境容量

即生态环境负载容量、环境承载容量或负荷量, 是在人类生存和 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最大限度。因为人工养殖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进行的,将该理论和方法运用都水产养殖上就是养殖容量。

养殖容量是指在特定的水域,单位水体养殖对象在不危害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条件下的最大产量。这是一个刚性的硬约束,核心就是单位水体放养总量和放养密度。这是因为同一品种之间存在种际互助和竞争,在科学合理的放养总量和密度之下,突显的是集群互助合作,例如繁殖苗种,一旦放养总量和密度过高,突显的是残酷的生存竞争,为避免其争夺食物和抢占空间展开殊死争斗和自相残杀,人们只有高强度投喂,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残饲、粪便,一旦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水质和底质就会恶化,就会引发疫病,出现个体或者是群体性患病死亡。因此,突出绿色发展就要在生态环境容量理论下开展人工养殖,根据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性,从养殖场地设施和条件出发,确定单位水体合理的苗种放养总量和密度,运用饲料营养学和疫病预防控制学原理和方法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生产。

2、资源承载约束

中心就是资源环境承载,该概念是指某区域一定时期内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源及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活动总量的能力和容量。将其运用到水产养殖上就是一定要在资源承载约束下开展养殖生产。

在自然环境和条件下,像鱼虾等水生动物种群都是在特定的水体中繁衍生息的,它和阳光、空气、温度、水体、土壤、植被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条件建立起了一个综合平衡关系,即它主要是通过摄取基础饵料这一存量资源要素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而人工养殖是增养殖,即实施高密度放养和高强度投喂,诸如大量的饲料、药物投入到单位水体中,不论是水生动物的呼吸、运动以及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抑或是残饲、粪便等投入品的残留物的降解和分解,都超过了原资源要素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长此以往,或者是透支水土环境的自然生产力,或者是让资源承载不堪重负最终颠覆。因此,突出绿色发展就要在资源承载约束下开展人工水产养殖养殖,根据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性,优选养殖品种、模式和技术,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健康养殖生产。

二、绿色发展是低碳、节约和循环、均衡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朝理学大家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它是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最佳诠释。该发展模式就是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由一系列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环节和技术组成的。绿色发展是低碳、节约和循环、均衡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低碳节约就是节能,循环均衡就是减排,可持续就是浓缩节能减排技术进行生态健康养殖。

(一)低碳节约

即节能,就是要求人们在水产养殖领域从生态、环保维系人类生存的大目标出发,以低碳、节约的观点审视能源及各类资源的利用,核心是解决节约能源问题。在该问题上要突出大自然的力量,按照传统道家文化就充分集成大自然中的水木金火土这五行要素优化生态环境和改善生产条件,减少人为物化投入。

1、光照

民谚: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雨露哺育我们成长。即要充分运用太阳光照和热能,因为诸如鱼虾等水生动物都属冷血变温动物,太阳能是其活动、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太阳不但为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植物以及池塘底部底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而且还为水土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分解提供了能量。如果在水产养殖生产场地设施和条件营造上充分利用太阳光照辐射和热能,不但减少了搭建温室以及保温大棚需要的投入,而且还节省了电力能源和煤炭等燃料。

2、空气

因为空气中含有的氧气是水体和土壤中的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鱼虾类水生动物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水土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降解、分解需要的氧气主要来源,同时空气还要承载水土和土壤有机物降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过去,人们为了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采用的是机械增氧,例如排灌水、水面设置增氧机、水下运用微孔曝气设备及其技术,通过增加投入尤其是电力能源投入。根据低碳节约要求,如果在养殖场地选择和设施建设上保证空气的充分流通、清新就能节省下这笔投入。

3、水体

水产顾名思义就是水生动物在水中生长,水产养殖就是人们在水体中放养水生动物进行渔业生产。其中之一就是投喂,而投喂就会产生诸如残饲以及粪便等排泄物。过去人们处理该类废弃物或者是通过物理方法一排了之,或者是化学方法,投放化学制剂运用氧化反应进行降解、分解。民谚:解铃还须系铃人。生物问题最终还是要由生物自己来破解。主要是投放和培育益生菌、有益藻类,充分运用阳光和空气,通过其生命活动独具的占位性保护、免疫抑制和排斥达到净水解毒的目的。该方法除了无毒副作用之外还具有节能作用。

4、底质

土地就是培养基。以水产养殖为例,池塘底泥和底部环境就是水生动物的培养基。池塘底部淤泥土壤中有积温有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过去,人们主要采用清除的机械物理的方法处理池塘底部淤积物,该举措耗能,而充分益生菌、底栖生物独有的生化和生物作用,能够持续分解和降解池塘底质中的残饲、粪便和淤泥等有害物质,改善底部环境,降解池塘及底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去除池塘底部恶臭,改良水体环境,清除重金属离子,如铜、锌、汞等,防止水生动物中毒。

5、植被

在充足光热条件以及优良的水土环境中,营造一个优良的生态植是实施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是因为人们养殖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其中绝大多数品种都是素食性或者偏杂食性,即便是肉食性品种其幼体依然摄食浮游生物,在养殖水体和陆地上种植草木等植物,一方面给水生动物提供了饲料,另一方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降解、分解成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其中以光合细菌和有益藻类表现得尤为充分和突出,它大幅度减低了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二)循环均衡

主要是指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养殖废弃物例如残饲和分布以及环境有害物如废水的排放,实现能源高效转换和物质循环利用,最终达到减排的目的。水产养殖减排理论和方法以及工具很多,以淡水养殖为例,人们创造发明的传统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多品种立体混养就是水产养殖节能减排的成功范例,它具有示范导向作用。其实,该模式就是水产养殖的基础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随之而产生的鲈鳜、鮰鱧等名优新和龟鳖特种水产养殖只不过是该模式的创新升级版。

在唐代以前,鲤鱼虽然已经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因为唐皇室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被禁止。渔业者只得从事其他品种的生产,这就产生了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在北宋时四大家鱼继续发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养殖,在长江、珠江的养殖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周密(1232~1298)《癸辛杂志》的记载,四大家鱼鱼苗的捕获、运输、筛选、贩卖已经达到专业化程度。而且,宋代产生了四大家鱼立体混养技术,并迅速普及。该技术主要是人们利用四大家鱼栖息不同水层以及不同食性总结归纳出的一个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天然水域环境中,青鱼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主要以螺狮、蚌和小河蚌等底栖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主要水草、芦苇等为食;鲢鱼栖息在水域的上层,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鳙鱼栖息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即养殖该类鱼无须投喂粮食以及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人工配合饲料,只需投喂一些青草以及瓜果蔬菜即可。如果是像水库、湖泊、沼泽这样一些大水面,甚至可以省掉饲料投喂这一个环节,它的自然生产力就能够支撑其生长。在养殖该类鱼过程中,人们还逐步发现了鲤鱼、鲫鱼、鳊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这一类杂食性优质鱼类,因为诸多原因,该类鱼虽不是四大家鱼的成员但是其系列品种。

该特点决定了该类鱼可以实行多品种立体混养,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体、土地和饲料。例如草鱼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它主要吃青草,它的残饲和排泄物局就成为鲤鱼、鲫鱼、鳊鱼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这一类杂食性和底栖的螺蛳、贝壳类的饲料和中上层浮游生物尤其是藻类以及水草、芦苇的的肥料。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不但充分利用了养殖资源,尤其是水体,提高饲料利用率,丰富了养鱼户的产品结构,提高鱼品质,增加鱼产量,降低了生产的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供求和经济利益双轮驱动下,水产养殖发展正在由传统的大宗经济鱼类例如四大家鱼向名优新品种例如鲈鳜、鳗鱧、鮠鮰、鳝鳅、虾蟹等以及特种小水产例如龟鳖、大鲵、蛙等转型升级之中。在该过程中,人们发展单一品种高密度和高强度养殖名优新或特种水产品种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四大家鱼独具的生态优化价值和修复功能,它是水产养殖的节能减排利器。因为无论是开展名优新品种养殖还是开展特种小水产养殖都需要投喂大量的鲜活肉食性饲料或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人工配合饲料,残饲等废弃物和粪便等排泄物处理问题就突显出来。而如果在养殖该类品种时混养四大家鱼就能将破解上述难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

1、实现能量高效转化

即节能,节省能源物质。投喂鱼虾等肉食性和配合饲料,人工养殖诸如鲈鳜、鳗鱧、鮠鮰、鳝鳅、虾蟹等名优新和龟鳖、大鲵、蛙等特种小水产是能量的第一次或是初次转化,在该过程中产生的残饲和粪都是富含营养的有机质,是鲤鱼、鲫鱼、鳊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一类杂食性鱼类和螺狮、蚌和小河蚌等底栖水生动物的的优质饲料,这是能量的第二次转化,而螺狮、蚌和小河蚌等底栖水生动物是青鱼的优质料,同时,青鱼以及鲤鱼、鲫鱼、鳊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等杂食性鱼的排泄的粪便是生态有机肥,它们培育了浮游生物和水草、芦苇等挺水植物,这是能源第三次转化,而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是鲢鳙鱼和草鱼的上等饲料,这就是能量的第四次转化。通过四次转化就实现了能量的高效转化,达到节能和节省能源物质的目的。

2、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即减排,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毒有害物排放。人们投喂鱼虾等肉食性和配合饲料养殖诸如鲈鳜、鳗鱧、鮠鮰、鳝鳅、虾蟹等名优新和龟鳖、大鲵、蛙等特种小水产过程中产生的残饲和粪就是废弃物,因为该类物质是富含营养的有机质,如果处理不当腐败变质就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环境有害物,该类物质会会污染水质、恶化底质,诱发病害,如果不加处理就就排放就是排放环境有害物,污染环境。如果此时在养殖水体中混养鲤鱼、鲫鱼、鳊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一类杂食性鱼类,他们以残饲和粪便为食,就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的排放,而这只是物质第一次利用。在养殖水体中,人们养殖名优新和特种小水产过程中产生的残饲和粪便还是底栖的螺狮、蚌和小河蚌等水生动物的饲料,该类水生动物不但是青鱼的饲料而且还是一些肉食性名优新和特种小水产养殖品种饲料的补充,这是物质的第二次利用。而青鱼以及鲤鱼、鲫鱼、鳊鱼以及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等杂食性鱼吃剩的残饲和排泄的粪便是生态有机肥,它培育了浮游生物和水草、芦苇等水生植物,这是物质第三次利用,而浮游生物和水草、芦苇等水生植物是鲢鳙鱼以及草鱼的上等饲料,它们养育了鲢、鳙鱼和草鱼,这就是物质的第四次利用。通过这四次利用就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达到减排和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的目的。

结论

突出绿色理念实施绿色发展就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渔业,核心就是深入广泛地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它由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组成,它由许多方法即技术组成,其中一个技术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生物技术,例如四大家鱼就是水产养殖节能减排利器。该技术是一个组合,它主要是运用水木金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以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食物链网关系,以食物为纽带,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质循环利用,节省节约能量资源和物质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该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将保证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大家都能以传统的四大家鱼生态健康养殖为例,那么实现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指日可待,渔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出处:科学养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1120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