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竹林七贤故事(作为魏末清流名士象征的“竹林七贤”并非历史实录吗?)

重读《竹林七贤》有感

姜宝兵

说起“竹林七贤”,脑海里便会浮想起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时的感悟,只是这点记忆怕似乎也要淡化了。因此,重读《竹林七贤》,却是为了不要忘却的。竹林何谓,在我国文化的历史中似乎已经成为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的“形象代言人”,竹林的疏朗秀挺,与每一根竹子的刚直坚韧,总让人留恋于一种品格,就是这样一种品格总能让我们回想起古时的贤人。于是,悠然见竹林的联想后面,升腾起的是一种长久无法释怀的块垒。

魏晋时代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战争席卷着饥谨,阴谋充斥着残忍,有人慷慨悲歌,有人背信弃义,有人寻欢作乐,有人潇洒风流。“竹林七贤”生也不幸,共同遭遇了这样一个残酷、荒诞的社会中。然而,细数起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似这样的乱世无非战国,就是魏晋,我们生也有幸,作为后人,总算有几位真正的贤士,可供我们瞻仰。

七贤之中,并非人人都可称道。阮籍等人可谓人中龙凤,嵇康无疑是龙中之首。无论相貌,才华,均超世独步,令人羡煞。于是“天将降大任”非斯人莫属也。然以嵇康之才,早已洞察司马集团的残酷、暴虐,而曹氏父子也算不得什么好鸟。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结总也摆脱不掉,生逢乱世,若能作得一番事业,夫复何为。

君不见,嵇康“入世”时,羽扇纶巾,文武双绝,刚肠疾恶,轻肆直言,“以行义修洁,以德行征”。及至竹林深处,七贤相会,青梅煮酒,不论英雄。然司马氏虽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奈何“大道”既失,“名教”泛滥。曹氏太过昏庸,不得不被司马氏取而代之。而嵇康、阮籍等人虽有心杀敌,终究无力回天。面对司马集团的黑暗统治,倒戈的倒戈,出世的出世。七贤的竹林相会,原本就是昙花一现,掩抑在桃花深处。于是乎,在我们面前就又重现了历史上常见的一幕:入则为儒,出则为道。刘伶“大圆犹酩酊,微醉自沉沦”,一句“醉死,便埋我”,道尽了士人多少无奈。而阮咸也远离了社会纷争,归于逍遥自适,阮籍也因惧祸求生,身入局中,唯求自保。竹林七贤从不矫情,在志不同道不合时,痛快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决不扭扭捏捏,就像嵇康认为山涛投靠司马氏是不合适的,便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以决绝的姿态加以劝阻,而且他更因为如此鲜明的政治观点而被司马昭害死。

奇世出奇人,那种适合竹林七贤生长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千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了容忍、沉默、顺从、苟且。所以,如此耀眼的明星也便再也寻不到影子了;只有把酒对月,怀古感伤,隔着这两千年的光阴,向竹林中的七个疯老头敬上一杯:你们永远不老,我们永远无法年轻!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

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从饮食变化看社会变迁》获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征文一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 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黄河故道怀古》在第四届中国夏津椹果诗歌(散文)大赛中荣获散文组优秀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jzlsb.com/tgfx/1082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