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名叫做《梅花》的五言绝句。我们都知道宋神宗时期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这场变革被认为是继“商鞅变法”之后历史上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政治变革。1068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向皇帝上了个奏折:《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这个奏折里,王安石指出北宋表面上看起来“百年无事”,但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改革迫在眉睫,并提出了改革构想,涉及整顿吏治,改革教育、科举,以及农业、财政、军事等各个层面。王安石在写奏折时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要想说服皇帝,首先要措词诚恳,其次还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王安石是一位才赋极高的文人,这篇奏折娓娓道来,不仅思维缜密,而且文思斐然,被推为历代奏议中的佳作。
今天是和大家分享王安石的一首诗,说这些似乎有点跑题。不过还是想和大家多说说这篇奏折,我们也可以从中更多的了解一下王安石。奏折的开头说: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这是交代写这篇札子的原因,他说:前些天承蒙陛下问到我朝治理了上百年,天下太平无事的原因。由于时间紧迫,不敢久留宫中,话还来不及说完,就告辞退朝。可私下里想,皇上问到这个问题,这是天下的福气呀,而我却没有一句中肯的话说与皇上,这并不是臣子效忠君主的态度,所以又上这个折子,粗略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宋神宗赵顼二十一岁继承皇位,他和宋仁宗、还有父亲宋英宗相比,是一个更想有所作为的皇帝,继位不久,就从江宁知府任上将王安石召回议事。王安石的经历和见识很不一般。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到过岭南、江苏等许多地方,了解了不少下情民事。二十一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因性格刚直、学识渊博而名播朝野。宋神宗早在做太子时就对王安石有所耳闻,继位之后,对这位曾给仁宗皇帝上《万言书》,提出改革主张的王安石十分倚重。这次把他从江宁召回京都,就是向他咨询北宋百年来没出大乱子的问题。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口头回答皇上王安石也是诚惶诚恐。事后,他又觉得不符合近臣侍奉君主的道理,于是写了这篇《札子》,进一步详细阐述。宋神宗看了奏折大加赞赏,第二年就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变革由此开始。由于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从变法开始就遭到了反对者的不断谤议,导致他在宰相的位子上三起三落。熙宁九年(1076),55岁的王安石遭遇了第三次罢相,他心灰意冷,来到南京钟山隐居。一天,他去拜访一位高士不遇,一抬眼看到了墙角的梅花正傲雪凌霜独自开放,莫大的孤独感涌上心头,他觉得这树梅花像极了处境艰难的自己,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是白色的,梅花也是白色的。离得那么远,为什么能分辨出那是梅花,而不是落在树上的积雪呢?这是因为有幽然的香气暗中袭来啊。落雪的寒冬,百花凋敝,只有梅花不畏寒冷傲然怒放,所以古代的诗人往往会以梅和雪同时入诗。梅和雪都是洁白无瑕的,它们纤尘不染,而不同的是白雪缺少了梅花暗香浮动、香远益清的韵致。正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像南朝苏子卿的乐府诗《梅花落》中的前四句:“庭中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花似雪”这个比喻非常新巧。不过王安石的《梅花》写得更加别开生面,他以非常自然的笔触,向我们娓娓讲述了自己发现梅花开放时的惊喜。除此之外,他更令读到诗的人们去领悟一种品质,那就是如梅花一样的坚强和高洁。
(图片来自网络)
文/来源:醋柳之柳